书朋网

书朋网>戏侃三国刘备 > 第291章 美好时光(第1页)

第291章 美好时光(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这个郭太后也真为难,总在胡说八道,郭太后要用平民的礼仪埋葬高贵乡公,司马孚上书要求用王礼,太后同意了。

过了几天,在洛阳西北三十里屈涧埋葬高贵乡公,陪葬品数车。

老百姓聚在一起观看,说道:“是前日被杀的天子。”有的掩面哭泣,悲不自胜。

司马昭问尚书右仆射陈泰(陈群之子)该怎么办?陈泰说:只有杀了贾充,以谢天下才成。司马昭那舍得把自己的心腹贾充给杀了呢?接着问,你再替我想想其次的招。陈泰说:我只能说进于这话的,不知道还有其次的。陈泰可以说在郭淮死后,就任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为司马家,曹魏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陈泰还是继承了陈家的门风,他扶在高贵乡公的尸体上痛哭流涕,由于悲伤过度,竟然当场哭死了!

三个在皇帝身边的近臣,两个去给司马昭报信去了,只有王经追随着皇帝。

事后,王经被司马昭们处斩,一起被杀的还有王经的母亲,王经母亲说,人谁不死?一直就想着死不得其所,今天这样母子一起被杀,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而王沈则因功被封为安平侯。

为了掩人耳目,司马昭不得不将凶手成济兄弟诛杀,并灭了他们的家族。在逮捕成济兄弟的时候,成济兄弟爬到楼上,对司马昭、贾充大骂,说了很多恶毒的话,逮捕他们的官军冲不上去,只得在楼下射箭,才把二人射死——成济兄弟,本来想贪图富贵,却落得个家破人亡,骂名千载,又被司马昭象捏蚂蚁一样给掐死了!

不过,富贵险中求。——此时的贾充的脑袋不是也在肩膀上晃上晃下的?

谁叫人家以后的剩余价值更大一点呢?!

杀了贾充,以后谁还和你司马昭玩呢?

杀了成济,文化人都明白你的苦心,不得不如此啊——何况那只是一个武夫呢?

斯时斯人(1)

在这个血雨腥风的时代,本有济世大志的阮籍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正始名士被诛杀殆尽,阮籍开始不谈论、不参与世事,整天喝酒并且喝得大醉,以此为常。司马昭的特务钟会经常以求教的姿态,虚心地向阮籍问一些对世事的看法,目的是想找到阮籍的把柄,把阮籍弄倒,可是阮籍经常喝得大醉,钟会问的什么,阮籍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回答了;有一次,司马昭想给儿子司马炎娶阮籍家的女儿——司马昭也是有文化的人,也想和大文化人结亲家,——可是,阮籍知道后,连着酒醉了60天,每天是人事不省,来提亲的使者说不成话,最后只得作罢。

然而,我们仍能从阮籍的《咏怀诗》中,隐约地看出他内心对世事的彷徨和苦闷。如第十六首写到:

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

据何焯所说,所谓“是时鹑火,日月相望”,隐指司马师于嘉平六年行废立的时间,断定“此诗正指司马师废齐上下也。”(《义门读书记》),写出了对司马师废黜齐王曹芳的不满和无奈。

等到司马昭辅政以后,阮籍从容对司马昭说:“我生平曾经到过东平游历,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当时高贵乡公把阮籍任命为散骑常侍,那是皇帝的侍从亲信,阮籍绝不愿意和皇帝走的太近,而司马昭也不愿意看到阮籍被皇帝收买,当然很高兴,当即就任命阮籍为东平相。阮籍骑着小毛驴,来到东平衙门,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衙门周围的墙都给拆了,让里面和外面相互都能够看见,并且,治理当地的法令很简明扼要。在东平待了十来天,又乘驴回来了,司马昭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经常跟随司马昭左右。执法机关汇报一个杀害母亲的案件,阮籍说:“哎!如果是杀害父亲还说得过去,竟然把自己的母亲也杀了啊!”同座的人都以为阮籍说错话了,司马昭也问道:“杀害父亲,是天下最大的恶行,你却认为可以吗?”阮籍回答:“禽兽只知道母亲而不认识父亲,杀害父亲,那是象禽兽一类的行为。而杀害母亲,那就连禽兽都不如。”阮籍这样一说,大家才心悦诚服。

和不愿意与曹魏皇室走得太近一样,阮籍同样不愿意和司马昭走的太近。当他听说步兵校尉军营内的厨师会酿酒,储藏有三百斛好酒,就向司马昭请求做步兵校尉,阮籍在步兵校尉任上一待就是8年,因此,后世也称呼阮籍为“阮步兵”。阮籍性格十分孝顺,母亲去世的时候,阮籍正和人下围棋,下围棋的另一方听说阮籍的母亲去世了,就要求停止,但是,阮籍不同意,还是坚持把棋下完。等到下完了那盘棋,阮籍喝了2斗的酒,抬头张嘴号哭一声,随口吐出几升鲜血。等到妈妈入葬的时候,喝了2斗酒,吃了一盘大肉,口里念念叨叨着完了完了,举声一号,又吐血几升,形销骨立。

裴楷前往吊唁,阮籍披散着头发、盘腿坐着,醉眼迷离,直勾勾地直视着裴楷,有人问裴楷:“按照礼法,凡是吊唁的,主人哭了,客人才施礼而哭。今天阮籍既然不哭,您为什么要哭呢?”裴楷说:“阮籍是礼法以外的人士,所以不在乎礼法,我是俗人,所以要按礼施行。”

阮籍的眼睛一会能变白,一会能变黑,号称“青白眼”,每每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俗人,就露出了白眼。等到嵇康的哥哥嵇喜来吊唁,阮籍就露出了白眼,嵇喜很不高兴;等嵇康拿着酒,挟着琴来吊唁,阮籍就大喜,青眼才露出来。所以,所谓的礼法之士对阮籍疾之若仇。

阮籍与人说话都是“发言玄远”,从来评介一个人的好坏、是非,但是,他的内心是苦闷的,虽然语言不说什么,但是他的诗歌却曲折地诉说着什么,而他的行为却不拘礼教,宣泄着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他的《咏怀诗》第三十九首写到: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鸟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疆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阮籍诗歌中崇尚的“忠”、“义”,与司马氏强调“以孝治天下”正好相反。在魏晋禅代之际,诗中描写的这位忠臣义士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丹丘俭、王凌、文钦、诸葛诞等因反抗司马氏而被杀之士。清人陈祚明就说:“此岂咏公孙(疑“诸葛”之误),丘之流邪?”(《采菽堂古诗选》)曾国藩也明确地指出:“似指王凌、诸葛诞、丘俭之徒。”(转引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

自己步兵校尉军营里有一个士兵家,有一个女儿长得既聪明又美丽,还没嫁人都死了,阮籍也不认识这个女孩的父亲、兄弟,直接就到人家家里,哭着为人送葬,哭完就走了;邻居家一个美丽的少妇卖酒,阮籍曾经喝醉了,就睡在少妇的旁边,阮籍自己也不避嫌,少妇的丈夫见到了也不以为不正常;经常随着性子独自驾车,不管有没有道路,随便前行,等到走得没有路了,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总是大哭一场,才驾车回来;曾经来到荥阳,登临汉高祖刘邦和项羽交战的地方,叹息道:“当时没有英雄,才使这些小子们成名!”登武牢山,望着洛阳叹息,于是赋《豪杰诗》,有人认为该诗已不存,有人认为上面所录的咏怀诗第39首就是,存疑。

等到打败了诸葛诞以后,曹髦要给司马昭以九锡,经过反复的推让,直到曹奂上台以后的景元四年10月,司马昭才接受了九锡。而为了配合司马昭的推让,公卿大臣们要劝进,这个劝进文却要让阮籍来写,如果写了这个劝进文,那就等于支持司马昭篡位,这与阮籍的思想格格不入,但是不写又不行,阮籍大概又想到了以酒醉推脱,《世说新语》记载,司空郑冲派信使到阮籍那里,而阮籍在袁孝尼家,晚上喝醉酒还没醒。人们把他扶起来后,他提笔就写,丝毫不作修改就给了信使。当时人们认为他是神笔。他写的语言优美,为当时人们所称道。可是,又有谁知道写完《劝进表》的阮籍,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仅仅过去2个月的景元四年冬天,作为一代风流名士的阮籍,终于在徬徨和苦闷中离开了这个丑恶的世界,终年五十四岁。

过了很多年以后,王戎还记得起和阮籍一起饮酒的时光。王戎年轻时去阮籍那里,当时刘昶也在。阮籍对王戎说:“正好有两斗好酒,咱们俩一块儿喝了吧。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hupengw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