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戏侃三国刘备 > 第301章 静养(第1页)

第301章 静养(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因为,身为将门之子的黄崇深知,魏军所长是骑兵和平原野战,而且此次对面的敌人又是长期生活在西北羌胡地区的名将邓艾,决不可小视;而蜀军所长是山地战和诸葛弩,只能扬长避短,况且,敌人已经深入国家腹地,人自为战,而蜀军却是在自家门口作战,军心容易涣散,如果不占据险隘,一旦在平地上被魏军骑兵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也不知道是因为黄崇只是个尚书郎,人微言轻;或是黄崇老爹投降魏国,并被封为车骑将军的高位,令诸葛瞻对其居心有所怀疑;抑或是37岁的从未经过战阵,虽然身为武将而喜爱书画的诸葛瞻根本不通兵法?

总之,即使是黄崇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甚至是跪在诸葛瞻的面前叩头流血,痛哭失声。

诸葛瞻仍然没有采纳,他还是犹豫不决,兵到涪县,面对面前的茫茫群山背城徘徊。

也许,他在等待着邓艾的虎狼之师冲出群山吗?

后人对此扼腕叹息之余,对诸葛瞻的做法也提出了种种猜测:《晋书,慕容超传》记载:百年后的燕国慕容镇曾说:“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关,终屈于韩信;诸葛瞻不据束马之险,卒擒于邓艾。”难道是诸葛瞻率领的部队人数多吗?

史料上没有说明诸葛瞻究竟率领了多少兵马,但是从蜀国灭国以后只有10万余众,出去南中,汉中,姜维等将带走的,诸葛瞻所带领的应该不比邓艾多多少,兵员素质甚至可能要比邓艾的差许多!

那么,诸葛瞻为什么不据险呢?还有人说,也许他从小就学会了爸爸发明的八阵图,他有自信利用阵法打败魏军。也许,高傲的他深知蜀国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他要想证明闻名于世的琅琊诸葛家族能够在战场上击败那个南阳的乡巴佬。

也许,年轻气盛的诸葛瞻想要向人们证明,蜀军并不是一直失败,一直失败,他要力挽狂澜,他需要一场体面的胜仗来激励全蜀的士气,凝聚民心,他不能辜负全蜀纷纷逃窜入山的民众对“葛侯”期望!

他不要上山,不要象那个节节败退的大将军和诸多将军们一样躲在山上,既然你打到了我的家门口,那么,来吧,我们就决个雌雄!

我们只能这样猜测,……

也许和真实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吧!

终于,邓艾掺杂着羌胡的虎狼之师,冲出了险关!

那么,来吧!

决战涪绵

冲出层层群山、经历无数艰险的魏军,就象突出黄河壶口的瀑布一样,黑压压地出现在涪城以北的山岭上。

凛冽的寒风把军旗吹得猎猎作响。

一发现敌人的踪影,诸葛瞻就立即派出自己的前锋部队迎面而上。

魏军应该是疲惫之师吧,而蜀军却是在保家卫国,并且熟悉地形。

可是,一路从未失败过的魏军,在远离家乡的敌国内地,却焕发出不可阻挡的力量。

两军前锋在涪县北部展开了一场血战。

很快的,诸葛瞻就发现自己的对手是一群不要命的疯子,自己的前锋部队被打垮了。

要进城坚守涪县吗?

看着拼命向后撤退的蜀军和疯狂追来的魏军,诸葛瞻已经没有机会进城。

他拨转马头,带领部队向后撤退,他的目的地是绵竹,(今四川德阳北,并非今天的四川绵竹)那里是一个据点,离开邓艾远点,好好休整休整部队,和你决战!

邓艾有一次顺利的占领了进攻成都的关键要塞——涪县,多少年前,刘备回攻成都,就是先占据这个据点,才打退了刘璋军的多次进攻,然后长驱直下,拿下成都的。

退屯绵竹的诸葛瞻追悔莫及,他后悔没有听黄崇的劝谏,为什么不利用好现有的险隘呢?

而占据涪县的邓艾又一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就象刚刚登陆的部队一样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一片滩头阵地,起码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在稍作休整以后,邓艾就尾随而来。

邓艾也象钟会给姜维一样,给诸葛瞻写了一封劝降信,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诸葛瞻投降,一定保证让诸葛瞻做琅琊王!诸葛瞻在蜀国的职位,在两年前的蜀后主景耀四年(261年),已经是“都护卫将军”,统帅诸将,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姜维虽然是名义上的大将军,但是一直领兵在外,其实已经被排斥在蜀国的权力中心之外了,而诸葛瞻已经作为蜀国实际上的党政军一把手,对于诱降这样的人,必须开出更大的价码,那就好吧,在琅琊只有两个大姓,那就是琅琊诸葛家和琅琊王家,我承诺让你回去做琅琊的王!足够有诱huo力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