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戏侃三国刘备 > 第273章 出其不意(第1页)

第273章 出其不意(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同时,司马懿又把眼睛盯住了驻扎在皖城(今有安徽怀宁、潜山二说,)的诸葛恪。

他又要带兵啦!

魏国朝堂上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曹爽一派说:诸葛恪驻兵皖城,有坚城粮草,强攻不易。如果我们远程进击,吴国必然来救,那很危险。

而司马懿打定主意要出兵:吴军所长就是水军,我们现在去进攻他的城池,看他这么应对。如果他要弃城而去,那还算他聪明;冬天水浅,敌人援军的船也到不了城边,如果他们上岸打,是弃其所长,我们也是有胜利把握的。

正始4年秋九月,司马懿率兵进驻舒。(今安徽舒城县)孙权命令诸葛恪把城中粮草烧掉,弃城带兵逃亡长江以南的柴桑驻扎,(今江西九江)

司马懿又成功了,此次虽然没有斩获敌人,但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把吴军逼到了江南。

这次,齐王曹芳让司马懿持节检阅部队。

再这样下去,曹爽的脸还往哪搁啊?军队只知道司马懿了!

司马懿的每一次成功无疑都在刺激着曹爽的心灵,也刺激着邓飏、夏侯玄的长史李胜(先是洛阳令、河南尹、接着就是征西将军参谋长,快不?)等人的心,

就在司马懿第二次带兵,吓退了诸葛恪以后,大家都劝说曹爽也要亲自领兵进攻蜀国,立下功名。

曹爽,一个从未打过仗的大将军,能行吗?虽然你严谨稳重,但是打仗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是,即便是我爸爸曹真,也不是天生就会打的吧?人总有个开始嘛。

那就打。

曹爽同意了,他决定带领兵马去进攻蜀国,也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让已经14岁的小皇帝看看,让那个66岁的司马懿也看看,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你们的大将军也是有力量的!

那么,曹爽要为伐蜀做什么准备工作呢?

曹爽伐蜀(1)

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名望素著的夏侯玄做西北军区司令(都督雍凉诸军事)。前此,夏侯玄是中护军,如果要去做西北,那么,必将把中护军的职位让出来。

这里,稍微介绍一下曹魏的禁卫军制度,大家也好明白其中的一些端倪。

曹魏王朝确立了以领军和护军将军为主体的禁卫武官制度。最高官职分别为领军将军、护军将军,但基本上虚设,一般以资历稍轻的中领军、中护军为首脑,中领军掌管宫城内的禁卫军、中护军掌管宫城外的禁卫军,(对此,现代学者有不同看法,有的以为中领军与中护军的划分内外是指中央军队与地方军队,有的是指中央军内部的宫城内外的,我们采用后者的说法。)在曹魏时代,中领军的地位比中护军稍高,中护军隶属于中领军,但是中护军有一个很厉害的职权,那就是负责军队武官的提拔,等到司马懿家真正控制了朝廷以后,中护军主要负责司马懿家族的安全,地位开始上升并超过中领军,到了晋代,司马师曾经做过中护军,中护军终于脱离中领军而独立成军。

曹丕时代,以曹休为领军将军,夏侯尚为中领军;后,朱铄、陈群、卫臻等相继为中领军。明帝时代,夏侯献、薛悌、荀霬、桓范等人担任中领军(或领军将军),从以上来看,中领军几乎全部出于曹氏同乡、姻亲等亲信。

中领军管辖:五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每名校尉领兵大约在千人)、中垒将军、武卫将军三营(典志载:曹魏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

中领军、中护军维护以宫殿—宫城为中心的京师安全,尤其保卫皇帝(后期以司马氏权臣为主)为主要职责。

然而,要让夏侯玄做西北一方大员,就要做出必要的妥协。因为,那里是司马懿的势力范围,司马懿在西北苦心经营多年,要渗透进去,就得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让司马师做中护军。这个让步在当时看来对于曹爽没有什么威胁,中领军中最关键的武卫将军还是曹爽的弟弟曹训掌握着,(大名鼎鼎的许褚就曾是中坚将军,后升为武卫将军!)因为,中央禁军的主力中领军都在曹爽的掌握之中。

但是,事实证明,这一当时看来的一步无关紧要的让步,最终要了曹爽的性命。

曹爽之所以确定进攻蜀国而不是进攻吴国的原因在哪里呢?

目前我仍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思来想去,只能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