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戏侃三国刘备 > 第270章 控制政权(第1页)

第270章 控制政权(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那么,什么是“寒食散”呢?

古代药书中有不同的方剂,配剂中主要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等五种矿石,因又称五石散。举一:紫石英2两半,白石英2两半,赤石脂2两半,钟乳石2两半,硫黄2两半,海蛤(并研)2两半,防风2两半,栝楼2两半,白术7分,人参3两,桔梗5分,细辛5分,干姜5分,桂心5分,附子(炮)3分(去皮)。(《千翼方》)

根据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认为:石钟乳:温肺气,壮元阳,下乳汁;白石英: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石硫磺:壮阳,杀虫;赤石脂,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紫石英,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

这些药,都是所谓的“猛药”,弄不好就有生命之忧。并且吃散之后,

一是必须要散步,叫做“行散”。所以以后“披发行散”的高人成为时尚,类似我们现在在大街上骑着雅马哈呼啸而过的酷哥;

二是必须大量吃冷东西,服药以后,身体先热,后冷,但不能吃热东西;

三是喝热酒。

四是穿薄衣服。

五是洗凉水澡。

据说,服药以后,皮肤白皙鲜嫩,所以不敢穿紧身衣服,这使得魏晋衣服都成了宽袖博带的大衣,风度翩翩;同时衣服也不能换,为的是害怕新衣服刮破了皮肤,(如果刮破后果严重),所以,穿的久了,名士们的衣服里就有了客人,“扪蚤而谈”取代诸葛亮的“羽扇纶巾”成为时尚,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道:“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以后的王猛“扪蚤而谈”大为苻坚激赏;服药以后,性欲大发,所以魏晋名士们经常“偕妓上东山”;何晏自己也曾说过:“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玄学和服药,对魏晋文化,风尚,服装,文学等等都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

正始初年(1)

说了一大堆正始时代的文化,让我们继续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看清楚那些在正始年间发生的故事吧。

要说清楚这些事,就必须先把那个被匆匆忙忙推上政治前台的年轻人和他提拔重用的那些哥们一一交代清楚。

这个人就是前帝国总司令曹真的儿子——曹爽。

曹爽是曹真的大儿子,字昭伯。年少的时候就和明帝在一起玩,两个人非常好。等明帝即位以后,就被任命为散骑常侍,作为皇帝的贴身侍从,后来逐步晋升为武卫将军,成为禁卫军的一名将领,一直是皇帝的贴身“保镖”。呵……

虽然,曹爽是晚辈,对司马懿以父辈的礼节对待,但是,曹爽是老大,司马懿是老二,最后的决定权在曹爽——其时的曹爽总让我想起彼时的何进,可谓是“龙骧虎步,高下在心”。

曹睿一月去世,二月就开始了第一次的人事调整。齐王继位以后的第一次人事调整,司马懿并没有占到很大便宜。

一、任命司马懿为太傅,位居三公,根据惯例,三公为人臣之最,是皇帝的论道之臣,朝廷的日常工作、奏事一般不先“麻烦”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臣看。虽然地位高了,但是是明升暗降,属于一个闲差。为了安抚老司马,特意任命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其他三子弟为列侯,四个子弟为骑都尉,骑都尉不过就是羽林骑兵的小官。这些司马懿岂能不知道?但是司马懿选择了忍耐,坚决拒绝子弟的官职。

二、曹爽二弟曹羲代替夏侯献为中领军、三弟曹训代替曹爽自己原来的职位为武卫将军、夏侯玄为中护军,五弟曹彦为散骑常侍、侍讲,其他曹则等兄弟在曹真死后都已经被封为列侯,如今加侍从,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随时控制着小皇帝的耳朵。

三、任命何晏为吏部尚书(中组部部长)、任命邓飏、丁谧为尚书(东汉时,尚书台不仅是天子政令所自出,而且也是总揽政务的机构,其长官尚书令总揽纲纪,无所不统。尚书令与御史中丞、司隶校尉皆专席而坐。当时号称“三独坐”。大约类似政务院总理),任命毕轨为司隶校尉(主管京师的治安)。把过去的吏部尚书卢毓迁为尚书仆射(副总理)。

四、还有一个李胜,被任命为洛阳县令。至于其他曹爽的亲戚故旧应该是举不胜举,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是景初三年,也就是曹睿刚死的那一年发生的事。年号还没有改,还没有进入正始年间。

看似一切都进展的非常顺利。

曹爽直系亲属不仅盘踞了皇帝身边的文职位置,而且也控制了皇帝身边的武装部队。

朝廷上,把持了人事、政务和京师周边地区的警务力量。

可以说,以小皇帝曹芳为中心,安排了四层势力圈。可谓盘根错节。

同时,曹爽还要控制地方兵权。夏侯玄的中护军只是一个过渡,不久,又把表兄弟夏侯玄从中护军提拔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州军事,成为西北军区司令(《三国志》卷九曹爽夏侯玄传);以王凌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凌外甥令狐愚为兖州刺史,屯平阿。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为东南军区司令(《三国志》卷二十八王凌传);迁毋丘俭自幽州刺史度辽将军为左将军,假节监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三国志》毋丘俭传)——当然,这些一方大员的调整也是逐步进行的,毋丘俭就是在正始后期因为一次大功(以后我们还要专门讲)而升迁的;以诸葛诞为御史中丞尚书,出为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同上诸葛诞传)。

然而,关中的军队很多年就在司马懿的控制之下,那是司马懿的禁脔之地,作为交换,夏侯玄腾出来的中护军,给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

前头我们已经大致知道了何晏、夏侯玄。那么,其他的几个人都是何方神圣呢?

邓飏,字玄茂。《魏略》上说:是东汉开国大将军邓禹之后。明帝时为尚书郎、中书郎。后来因为和李胜等为浮华友,被斥出,遂不复用。此人是能言善辩,既要名,也贪财,后来何晏选举的人大多数不得人心,主要是此人推荐不当的原因。比如,一个叫臧艾的人找到邓飏,想弄个好官当当,就把自己爸爸的小妾给了邓飏,被当时传为笑谈,品评邓飏为:“以官易妇邓玄茂。”

丁谧,字彦靖。他老爸,叫丁斐。因为和曹操是老乡,所以关系特好。丁斐天生贪财,一次,把自己家的病老牛偷偷地换公家的好牛,受到处分。曹操这人爱开玩笑,一天,见到丁斐,就问他:你管的官印呢?丁斐也知道曹操是挖苦他换牛的事,就说:拿去换饼吃啦。曹操大笑,就对身边的人说:我不是不知道这老东西的毛病,但是,我身边有这家伙,就好像家里养了个喜欢偷吃的狗一样,虽然他偷吃,但是却能给我抓老鼠,(现在的狗退化啦……)我的东西被偷吃,有点损失,但是口袋避免了被老鼠偷吃,还是满满啊。以后还是和以前一样任用丁斐。

丁谧的性格和他老爸截然相反,比较阴沉清高,甚至连何晏也看不起,但是对曹爽却很忠心,是曹爽的核心谋士,经常为曹爽出谋划策。

毕轨,字昭先。也是年轻时候就有名声。明帝时为并州刺史,曾经因为鲜卑轲比能抢掠为暴,直接出兵打击,打了败仗。和曹爽也是哥们。

李胜,和夏侯玄、曹爽也都是哥们。

成书于晋代的关于这段历史的史书,大都对于曹爽的这些辅佐白眼有加,叫人读起来好像这些人都是些乱臣贼子,而司马懿是来整顿朝纲的,(尤其要强调的是:司马懿不是乱臣贼子!)不得已才清除这些人的,真的如此吗?——未必!

回过头来看,曹爽的安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了。

然而,刚刚上任大将军的曹爽,这一年就做出了三件对将来影响深远的错事。

第一件就是奏免卢毓。

为了给何晏腾位置,也不得不如此。

不过把卢毓安排为副总理也差强人意。

可是,接着,可能还是感觉卢毓在这里碍手碍脚的,就又把卢毓调任廷尉,让人去审案、管司法工作去了。这倒也没啥,紧接着,毕轨又上书说人家不称职,廷尉也不让人家干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hupengw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