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戏侃三国刘备 > 第261章 突袭(第1页)

第261章 突袭(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魏略》记载:宣王数数欲进攻,毗禁不听。宣王虽能行意,而每屈於毗。

以司马懿的狡诈,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一是把自己紧紧地和那帮有勇无谋、但又手握兵权的将军们帮在了一起,提高自己在那帮实力派心中的地位。

二是显示自己的勇。作为帝国名义上的第二军人,实际上的第一军人,如果没有勇气,没人从心眼里服你——这在关键的时候非常重要,比如说在大败被敌人追杀,尤其是在那些官位不起作用(比如政变)的时候,靠的就是平时对其他人深刻的影响所换来的忠诚、敬佩,才在瞬间决定一个人对你的取舍。

三是就有点卑鄙了。司马懿千里请战,姑且不说是场把戏,我们也不知道请战书到底是怎么写的,但揣测起来,势必情词激烈,魏明帝被逼到了墙角,人家请战,你总不能压着不报吧,魏明帝担心之下就派去了辛毗,一切懦弱怨气从司马懿的身上化解的无影无踪,转嫁到魏明帝的身上,虽然你是皇帝,但基层干部对你印象并不咋好!

这一点与真正的忠臣时时刻刻维护皇帝的形象截然相反。

你司马懿在西北3年,一临战就真的弹压不住西北军区的将领了吗?

那要你做大将军做什么?西北军区的将领都治不服,你能管住全国的?

对于司马懿的千里请战,诸葛亮早有说法,然而诸葛亮没有说司马懿那个卑鄙的诿“过”于上的目的。

姜维见辛毗来了——应该是蜀军和魏军距离很近,鸡犬相闻,对方的一举一动尽收眼中,就说:哎,这下司马懿真的不会出来了。

诸葛亮说:他本来就不想战,之所以这样,只是他司马懿为了对自己的手下显示自己威武,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军如果真是出现了漏洞,他肯定会第一时间出战,(真是他无机可乘,才如此这般)那有远隔千里去向皇帝请战的道理?(在以后迂腐的宋朝应该是屡见不鲜),

虽然魏军充满了怨气,但是蜀军也好不哪去。

前进的所有道路都被魏军堵得严严实实,如今是求战不得,后退不甘,真可谓进退维谷。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双方就这么干耗者……

打不成仗,相互之间还是有交往的。

司马懿对诸葛亮派来的使者,不谈军事,只是关心诸葛亮的身体状况,你家丞相吃饭吃的咋样,休息得好不好,一副关心的模样。

使者说:诸葛公勤劳为国,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工作,一直忙到夜深,对于处罚20棒以上的都要亲自审问,每顿吃的很少。

在司马懿温情脉脉的“关心”下,使者无意中透露了蜀军最大的军事秘密——主帅的身体健康。

等使者走后,司马懿对手下说,诸葛亮吃的少,处理的事情又多,长期这样,身体怎么能受的了呢?

8月的一天,一个长长的彗星落到五丈原上。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那颗明亮璀璨的星星陨落了,伴随着那颗大星的陨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据说,如今的五丈原上依然能见到当时坠落的有那颗陨石……

过几天,诸葛亮发病,病死在五丈原上。

人们都说诸葛亮是劳累死的,死时,才五十四岁。

我惊奇的发现:

他和汉献帝刘协同年生,同年死。

汉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和为了复兴汉室殚精竭虑、堪称汉朝最后一个的宰相——

同年死去。

这意味着什么呢?

瑟瑟的风依然在吹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