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戏侃三国刘备 > 第241章 玄机(第1页)

第241章 玄机(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这座山端的是鬼斧神工,一点缓冲都没有,南坡像是一斧子劈出来的一样,恨不得跟地面成直角。这地形有李白的诗《蜀道难》为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邓艾的工程队走到这还剩两千来人。一看这奇特的地貌,将士们纷纷傻了眼。马匹到了这里可以歇了,邓艾带着部队步行上了摩天岭。然后一个哲学问题接踵而至:这tm的怎么下去?

其实邓艾也犯愁,但是牛逼已经吹到司马昭那里了,钟会在汉中抱着功劳簿看笑话。这时候邓艾要是掉头回去?那他这一辈子也别想再抬起头来,太丢人了。要不跳崖死吧,死还不如跟蜀军拼了呢。正所谓富贵险中求,邓艾带着这两千人马,居然裹上毡布从山上滚下去。

这个事件是邓艾从一个任性走向了更大一个任性的表现。这两千来人还真就这么偷渡了阴平,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成功了。因为对于邓艾来说,难题才刚刚开始。邓艾的部队用了非主流的方式翻过了摩天岭,接下来他们要做的是满地找散落的武器。也就是说这支部队现在除了伤病号,活着的也疲惫已极。能找到的武器也就是随身携带的简单武器,刀、枪、剑、戟之类。或许能找到一些弓,至于散落的箭该怎么捡,那就不得而知了。就算是随身装备齐全,这票人肯定带不来投石机、大炮、云梯、工程车等重型武器。而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任务是攻下来一座大城市:江油。

江油的太守名字叫马邈。虽然前线刀光剑影,马邈的小日子过的非常滋润。为啥呢,凡事都有姜维呢。姜维在,剑阁就在。剑阁在,江油就安全。姜维不在,剑阁可能也就不在了。剑阁不在,江油就暴露了。那也没事,马邈打定主意,只要魏军能突破剑阁,自己一定投降,到时候还是没事。你想啊,强如姜维占据地势险要的剑阁都挡不住魏军的话,马邈何德何能可以挡住魏军呢。再一个马邈实在不愿为为了刘禅和黄皓的yi

乱生活而搭上自己的性命。所以马邈日子过的优哉游哉,城门都不关。

马邈的老婆李氏是个心怀领袖的脑子很干净的女人。假如有一天领袖刘禅如果接见李氏,我相信李氏看见刘禅的大肚子一定会激动的飙泪三千里。所以当李氏知道马邈要当带路党之后,居然当场一口唾沫吐在自己老公脸上,恨不得弄死马邈再踏上一万只脚。马邈很有唾面自干的精神,没理这泼娘们。这时候马邈得到线报,说不知道哪来了一伙魏军,领头的是邓艾,现在都进城了。马邈赶紧组织文工团,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邓艾也纳闷,战争时期,进城门都不用过安检,太从容了吧。很快马邈就到了,像邓艾表述了自己要当带路党的决心。肯定有人会说马邈是个小人,啊呸!其实客观来讲,马邈的行为比起那些英雄前辈严颜、张翼等人相比性质是差不多的。从蜀国的角度讲,马邈属于变节行为。从魏国的角度讲马邈的行为属于投诚、起义。

本来邓艾悲壮的走上了有去无回的道路。裹着毡布能滚下摩天岭,肯定是不能滚上摩天岭的。又没有重型武器,还没有一粒粮食。正是因为有了马邈,邓艾起死回生,带领两千残军驻扎在江油。然后派人翻山越岭的去通知自己的人马,当年围攻沓中的部队除了诸葛绪的人马给了钟会之外,其余的都在江油集结。等到邓艾集结了几万部队,收了江油的钱粮,又有马邈当带路党,底气足了很多。不过这并不代表他的任性就成功了,因为攻克江油不代表就能攻克成都。如果姜维得到消息回师救援,则不管钟会把仗打成什么样,姜维都能灭了邓艾。

所以邓艾不敢停留,马上带兵往成都进发。

此时的成都大乱,邓艾都拿下江油了,成都没有人能站出来与邓艾一战。还记得张翼和廖化耍性格导致丢了汉中,老哥俩都异口同声的赖黄皓不发兵。就算黄皓发兵就能掩盖这俩人消极怠工带来的严重后果吗?且说黄皓这厮平日里耀武扬威,还想染指军队。这回机会来了,黄皓这次不敢出声了。最后朝会一致决定,让皇帝的弟弟兼女婿出战。

弟弟兼女婿,这辈分可够乱的。此人就是名垂宇宙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当初刘备让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从这个角度讲,诸葛瞻是刘禅的弟弟。不过后来刘禅又把女儿嫁给了诸葛瞻,从这个角度讲,诸葛瞻成了刘禅的女婿。朝臣们为啥让诸葛瞻出战呢?是因为诸葛瞻有过人的才能吗?完全不是。诸葛瞻的军事素养连个发烧友都不如,不如就不如吧,他还非常的狂妄自大。那为什么让他出战呢?仅仅是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儿子,朝廷希望诸葛瞻能继承诸葛亮一点半点的军事基因,解决眼下危局即可。

那么此时邓艾真的有必胜的把握吗?没有,邓艾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因为从江油到成都要经过涪城,此地险要,易守难攻,类似于第二个剑阁。如果蜀军在此集结,邓艾断然不能打破关隘。如果是这样,姜维就有足够的时间回师反扑,邓艾危在旦夕。这一切不是我瞎猜的,是邓艾拿到带路党马邈献上的西蜀地形图发现的。邓艾看到涪城一带的地形,冷汗都下来了,弄不好这次就要当钟会的垫背了。因此邓艾不敢怠慢,马上派出亲儿子邓忠和心腹爱将师纂迅速突破涪城进攻绵竹,不成功则斩首。对于邓艾来说,成败在此一举,突破涪城就是胜利,突破不了就是死亡。

与此同时,顶着武侯之子光环的诸葛瞻还在成都整军备战。同样是官二代,黄权的儿子黄崇提醒诸葛瞻别磨蹭了,赶紧固守涪城,如果邓艾突破涪城杀到绵竹,那蜀国就完蛋了。诸葛瞻这边勃然大怒,断然拒绝了黄崇的提示。他的理由是:“吾受先人遗书,岂不知用兵之道?汝勿多言!(原文)”这意思是:我爸爸是诸葛亮,你爸爸是降了魏的黄权,用得着你指手画脚?

黄崇一看这哥们作的一手好死,也不再劝谏,随他去吧。其实在《三国演义》中,军事将领大概归为两大类,分别是科班出身和草根出身。像曹操、司马懿、钟会、姜维、诸葛瞻都算是受过良好军事教育的科班出身将领。草根出身的也大概归为两类:一类是经验型,如曹仁、夏侯渊、关羽、张飞等,他们没受过军事教育,完全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类是天赋性,比如诸葛亮、邓艾,生来就会打仗,对战争很有感觉。

这些人物当中,科班出身的水平良莠不齐。学的好的就像曹操这样,教授级别的,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出书。次一点的像司马望那样,啥都学过,没一样能学好的,好在上了战场遇不上名将还能凑合。再次一点的像马谡那样,弄张卷子考试绝对无敌,真正上了战场完全被经验打败。再次一点的就是夏侯楙、诸葛瞻这类人,不仅是饱读兵书,甚至读书都读撑着了。上了战场完全不是有没有经验的问题,那是根本就找不到北。

邓忠和师纂率领急行军星夜赶路,终于突破了涪城到达了绵竹。而诸葛瞻不慌不忙、慢慢悠悠的也到达了绵竹。邓忠和师纂和诸葛瞻的部队一照面,结果邓忠、师纂被诸葛亮的雕像给吓跑了。可见死诸葛不仅能退活仲达,还能退邓忠。诸葛亮是魏军心中的阴影,别管死的、活的、真的、假的、木头的、石头的、牌位上的、还是梦里的,都能吓得魏军心惊而胆裂。邓艾是个另类,因为他的任性,摩天岭都翻过来了。别说前面是诸葛亮,就算是复仇者联盟,那也得抡刀就上。更何况带路党已经带来了消息,站在邓艾对立面的根本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诸葛瞻按理说应该算是姜维的同学,俩人都是读着诸葛亮二十四篇兵书成长的。而邓艾注定要与武侯传人为敌。邓艾任性而疯狂的举动,恰恰印证了那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至于诸葛瞻和邓艾交战的玄机,下章在聊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hupengw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