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戏侃三国刘备 > 第212章 自欺欺人(第1页)

第212章 自欺欺人(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刘备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在地上插一根香默默地祈祷。除此别无他法。

可惜,祷告无用。关羽最终被孙权杀害了。

孙权为什么杀关羽呢?他不知道杀掉关羽就和刘备彻底决裂了吗?

其实孙权杀关羽也是不情愿的。他也不想得罪刘备太深以至于没有了后路,但是曹操在背后给了他相当大的政治压力与军事压力,使他很为难。

曹操大军还在樊城周围,而且后面的援军仍然源源不断地向这里增援,很明显,曹操都击败了关羽却仍旧增援樊城,这说明曹操的战略计划已经改变,他想图谋整个荆州。如果这时候把关羽放了,曹操很可能抓住这个借口,兴兵讨吴。

孙权刚刚拿下南郡,尚立足未稳,兵力还比较分散,一旦这个时候与曹操交战,必定会吃亏!

所以孙权必须要向曹操表示衷心,如果曹操没有讨伐东吴的借口,他也就出师无名了,所以孙权只能将关羽杀害。

孙权杀死关羽之后,把关羽的尸体送给了曹操,意图把罪过转移到曹操身上。曹操也不傻,他给关羽办了一场隆重的丧礼,并且厚葬了关羽的尸身,并把首级送还给了刘备。

曹操使的不仅是一招离间计,同时还在刘备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要说刘备不想报仇,鬼才相信!可惜现实是残酷的,国力贫弱,经过多年的战争,家底基本都拼光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但是关羽的死,刘备还必须要站出来表个态。

考虑到综合国力,刘备只能强忍怒火,暂时安抚一下关羽的家属以及荆州的旧部,并且杀死了刘封这个替罪羊,却并没有下达出兵伐吴的命令。

这一下,刘备军有些人不干了!荆州被敌人占领了,在荆州的家人都被沦落到了敌占区,生死未卜,一路跟随刘备入川的荆州兵甚至开始罢工!荆州的一些官员也整天吵吵嚷嚷地要为关羽报仇,这其中闹的最凶的恐怕就是张飞。

刘备没有办法,只好先下令整顿军备,然后伺机伐吴。

就在刘备大张旗鼓地忙乎伐吴准备工作的时候,从洛阳那边传来了一条震惊的消息,一代英雄曹操病逝了。

曹操死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基业,自此,三国的第一代群雄就只剩下刘备了。

又过了几个月,从洛阳又传来一个更为震惊的消息,曹丕竟然把汉献帝废掉了,自己当了皇帝,起国号为“魏”,这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曹丕又把曹操追加为魏武帝,迁都于洛阳,并把汉献帝贬为山阳公。自此,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宣布灭亡。

没过多久,竟然从蜀中传出了汉献帝被曹丕杀害的消息,刘备立即发表声讨书声讨曹丕的过错,并且还在益州为汉献帝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

紧接着,刘备在孔明以及一大堆顾命大臣拼命的劝说下,委曲求全地树立起了大汉的旗帜,刘备自立为皇。这就是历史上的“昭烈皇帝”,他的国号仍然为“汉”,后称“蜀汉”。

那么汉献帝到底死没死呢?

没有!他活的好好的,活的反而更加潇洒自在了,刘协没有了思想负担,做起了舒心王爷,直到曹丕去世八年后,才离开了人间。

那怎么会在蜀中传出了他死的谣言呢?不用说也能猜的到这是谁在背后捣鬼!

想当年,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人项梁是讨秦起义军中实力最强的,他都不敢擅自自立为楚王,甚至满世界去寻找楚王之后,最终找到了沦落放牛为生的楚国后人熊心,尊他为义帝,是为“楚怀王”。

如果汉献帝真死了,刘备怎么着也得派人去打探打探消息,辩个真伪吧?就算寻找不到任何线索,刘备至少也要学项梁那样,去寻找汉献帝的子嗣吧?可惜,刘备根本就没有去寻找过,因为刘备说了:“我就是汉室后人,还寻找什么?”

由此可见,刘备创业之前的口号都是骗人的。

刘备喊了一辈子的复兴汉室,喊了一辈子的重振汉室河山,这只不过是他用来宣传的手段而已。

董卓是接近皇位最近的人,但是他宁可废立也没自己当皇帝;袁绍是当时北方的第一霸主,他宁愿另立刘虞当皇帝,也没敢自立;曹操一直都代天子发号施令,但是他到临死的那一天,也仅仅是个魏王,魏武帝还是后来他儿子追认的。而在三国第一代的群雄中,只有袁术与刘备这两个人称帝了!

刘备称帝后,很多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其中费诗就大声地对刘备说:“曹操他协天子令诸侯,都被世人骂为汉贼,您要自立为帝,比曹操有过之无不及!您这是自毁招牌啊!”

费诗说的道理很对,但刘备这时是死活都听不进去了。他自小的最高理想就是这个,为了这一天,他从北转南、由南奔东、由东向西几乎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为了这一天,他经历了界桥之战、官渡之战、徐州会战、袁术讨伐战、赤壁之战、汉中血战,几乎所有的战役都有他的身影;为了这一天,他投公孙、投陶谦、投吕布、投曹操、投袁绍、投刘表、投孙权,处处依附在别人的门下,受了不少的窝囊气;为了这一天,他除陶谦、征吕布、诓刘表、骗孙权、灭刘璋、败曹操,牺牲了无数的生命,连情若兄弟的关羽也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身边。

现在距离目标只差一步之遥了,你说他还能放弃吗?

刘备已经六十多岁了,再不称帝恐怕就要遗憾终生了,现在是天赐良机,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刘备是绝对要把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所以他绝对不会对出言反对的人客气的。于是乎,费诗被贬到遥远的地方卖苦力去了。

刘备要称帝,那么孔明这个战略远深的政治家为什么不制止,反而会支持他呢?他们难道不知道在这个时候成立国家有多大风险吗?为什么刘备仍旧一意孤行呢?难道仅仅为他个人的梦想吗?

其实,这里也有一些政治原因。刘备经过益州之战、汉中之战、荆州之战后,国立贫乏,他要在这个乱世中立足,必须要打肿脸充胖子,显示自己仍旧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让敌人望而生怯。这也是后来孔明不断北伐的原因之一。

第二,刘备还想用这次机会在搞一次宣传活动,让天下人都知道汉室仍旧存在,毕竟那个时候人们接受的都是儒家思想的传统教育,这样做才能使那些欲匡扶汉室的忠良之士相继来投,从而扩张自己的实力。

第三,震慑孙权。孙权偷袭荆州,杀害关羽,只不过是因为针对刘备不还荆州而引发的矛盾,如今性质就不一样了,刘备代表的是大汉王朝了,所有的土地应该归汉室所有,孙权藐视王法,抢国家的土地,杀害国家的子民,这就是造反!他孙权就是乱臣贼子!这也为刘备日后出兵讨伐孙权有个合法的理由!

那么刘备做的这些手段管用吗?这么做短时间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吗?他就能攒足讨伐孙权的资本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刘备称帝是在一种最不合时宜的时候勉强而为之的,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江山,现在突然又加了一顶分量及其沉重的帽子,无疑会给刘备的困难处境雪上加霜。

此时正是多事之秋,刘备不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工业、建设军事强国,最起码也要恢复刘璋统治时期的“天府之国”时代。但是他为了一己私利,为了震慑孙权,不惜得自立为帝,这只不过是拔苗助长,自欺欺人而已!

刘备称帝之后,立即就提出了兴兵讨吴的计划。提出这个计划之后,立即引起了蜀国的轩然大波,蜀国上下分成两派,一派赞成出兵,一派极力反对。这个事后最应该站出来主持大局的孔明竟然托病不出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hupengw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