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戏侃三国刘备 > 第156章 刚正(第2页)

第156章 刚正(第2页)

是的,他曾经帮助过我,提拨过我,但我也给他出力为他分忧,他发薪水我干活,互不相欠。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之间的分歧已经越来越大。最重要的是,他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我不能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

因为我还有自己的理想。

该选择的时候要选择,该离开的时候要离开。

欲伸大义于天下,就不能拘泥于小义。

出名要趁早

拿定了跳槽的主意之后,刘备开始留意外边的机会。

不久,一个举世名高的人——孔融向刘备求救。

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的名气不是一般的大,别说当时,即便是现在,我们听到这个名字照样是如雷贯耳。

实在太有名了。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他的一个小小故事。

那时,孔融才四岁(一说是七岁),不过是我们上幼儿园的年纪。

出名要趁早。孔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句话做了最佳诠释。

孔融让梨只是个开始,此后他的传奇经历才刚刚开始。

孔融在十岁时的一件事,真正让他名扬天下。

这一年,孔融跟着他爹来到了京城洛阳。李膺身价很高,不随便接客,能见到他的只有两种人:当世名人或世交之家。

十岁的小朋友孔融却想见见李膺。他跑到李膺家的大门口,说是李大人世交之家的子弟求见,便进去见到了李膺。

李膺虽然收到了孔融的名片,又见到了孔融本人,可是上看下看不认识这个小屁孩,左思右想不记得与孔家是世交,就问孔融所谓世交之家的缘故。

孔融脑筋一转别出心裁地答道:我祖上是孔子(这是真的),你祖上是老子(老子也姓李,但李膺未必是老子后代),当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这样说来我们两家很多代以前就是世交了。

这个回答,最令人称奇的不是孔融头脑灵活思维奇特,以玩太极的方式回答了问题,真正的厉害之处是搬出了祖宗——既亮明了自己的身世,又捧高了李膺的身份。

因此,李膺听后非常高兴,满座的宾客也都惊叹不已,都说这个小孩真是了不起。

故事并没有结束。此时,来了另一个高官——太中大夫陈炜,他听说孔融的回答之后,对这个有钻空子拍马屁之嫌的小屁孩有点厌恶,对孔融说道:“别看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很可能是个傻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话音未落地,孔融针锋相对地回敬一句:“按您这么说,您小时侯一定很聪明吧?”(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说得陈炜大人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说得满座客人开怀大笑,心服口服。

李膺也很开心,大笑着做出一个著名的人才论断:孔融长大“必为伟器”

李膺没有看错,孔融长大后的确成为一代名儒,文章宗师,而且忠于汉室,刚正不阿。

后世流传的关于孔融的趣闻典故还有很多。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孔融对曹操的很多行为不满,就隔三差五地骂曹操一顿,而且还骂得十分艺术十分高雅十分有水平,基本都是将历史典故翻陈出新,绝对不带一个脏字。更绝的是曹操读书不算少,有时候被骂了仍然听不懂。

比如,曹操打败袁绍后,儿子曹丕贪恋美色,夺了袁绍儿子袁熙的老婆甄氏当小妾。孔融知道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武王伐纣成功后,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当小妾(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也算是博学多才饱览群书,可压根儿没听过这事,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孤陋寡闻没见识,就特意请教孔融这个典故出自哪本书。孔融回答说,以你的儿子曹丕强娶甄氏这件事来看,也就差求不多(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是“想当然”典故的来历。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hupengw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