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戏侃三国刘备 > 第108章 计谋(第1页)

第108章 计谋(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沮授是这样劝说袁绍:“您世代担任东汉帝国集团的总经理,历代以忠义辅助帝国集团。现在帝国集团董事长四处流离,总部被破坏,但观察各地的子公司,虽然外表打着集团的招牌,但各地的经理们内心实际打对方的主意,就没有忧虑关注帝国集团的死活,也没有为天下人着想的意思。而且冀州集团大体平定,实力强大,天下管理人员归附,去西边迎接董事长,将邺县作为帝国集团的总部。挟制董事长而号令各地的经理们,畜养打手团队来教训不向总部朝拜的人,有谁能够抵御呢?”

沮授这个建议绝对是一个狠招,把帝国集团董事长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号令天下各地的经理们。如果谁敢不听话,就以董事长的名义,名正言顺的叫打手去教训谁,去踩他的场子踢他的馆。

袁绍听了很高兴,准备听从沮授的计策。但冀州集团内部发生了争执,颖川籍贯的管理人员郭图、淳于琼却这样说:“东汉帝国集团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帝国集团,不也太难了吗?再说各地子公司的经理们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地盘发展自己的事业,联合聚集徒众,公司动辄有上万员工,这正像大秦帝国集团失去掌控权,先得到的人成为帝国集团的董事长。现在接来帝国集团董事长,动不动就要打报告向他汇报工作,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从则违抗规章制度,这不是一种好办法。”

郭图、淳于琼等人就是死脑筋的人,现在东汉帝国集团已濒临破产的边缘,帝国集团的董事长不过是名义上的董事长罢了,汉献帝刘协最多就是一个名誉董事长而已。现在这个名誉董事长早就没权没势了,他连饭都吃不饱,像叫花子一样在全国各地颠沛流离,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还有没有饭吃。只要你把他弄过来,给他管吃管住就行了,你还用向他汇报工作吗?你在招商引资开拓市场时,大可放心叫他给你盖一个帝国集团的大红公章,名正言顺放手去资本市场中大干一番,没人敢质疑你的项目的合法性。因为谁敢质疑你的项目的合法性,就等于质疑帝国集团董事长的合法性。放眼观天下,没有几个人有胆子不承认帝国集团董事长的合法地位。

《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的意思用现代语翻译过来就是:天底下所有的分公司,没有哪一家不是帝国集团的公司;四海之内所有的经理,没有哪一个不是帝国集团的员工。

沮授深谙这个道理,便辩驳道:“现在接来帝国集团董事长,在道义上是合理的,在时机上是合宜的。如果不早决定,必定有其他人先去迎接。权变不可失去时机,成功不可嫌其快速,希望袁总经理多加考虑。”

但袁绍是个小心眼的人,他想起东汉帝国集团的董事长不是他拥立的,所以他内心就有了排斥感,不想把这个董事长接到他的冀州集团,所以袁绍觉得不爽,竟然没有采纳沮授的计策。

袁老板的这个失策,将使他的事业发展陷入了被动的地步,处处被别人用道义牵着鼻子走。

汉献帝刘协的生活迎来了转机,因为兖州的省委书记曹操,正在派人快马加鞭去迎接国家。

【皇帝搬家】

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做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抉择——迎接汉献帝,把皇帝的家搬到自己的地盘。这个正确的抉择,让曹操在之后的创业岁月里,牢牢的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汉献帝刚到洛阳没有几天,又面临着要再一次背井离乡。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每一次的搬家,都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汉献帝刘协对洛阳既有忧伤之感,也有眷恋之情。我从洛阳被董卓搬到长安,又从长安逃回了洛阳,现在我又要被曹操从洛阳搬到别处,但别处一定就比洛阳好吗?

汉献帝刘协望着洛阳的一草一木,满眼泪花,故都洛阳虽然破败,虽然这里没有24小时的热水,但它毕竟是自己的家。自己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自己熟悉这里所有的一切,洛阳的楼台亭阁多少次入梦来!宫女奶妈们经常带着幼年的自己在这里玩耍,洛阳就是自己童年的美好记忆,也是自己颠沛流离的开始之地。但不管如何,自己对洛阳的感情是很深的。父亲汉灵帝的坟墓在这里,母亲王美人的坟墓在这里,自己的列祖列宗的宗庙也在这里。

这里确实是自己从小长大的故乡,一时说再见,恋恋舍不得!

掩泪别洛阳,飘摇将远行。前途漫漫,家在何处?

背井离乡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后朕在何处?抬头看,晓风残月。此去茫茫,朕夜来幽梦忽还乡。便纵有千种伤情,更与何人说?

汉献帝刘协就像一个在异国他乡的流浪难民,不断的搬家。今天在这里露宿几天,明天又要去别处找住处了。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汉献帝搬家尽是泪!

但汉献帝刘协并不知道,在他搬家的这件事上,有很多人在忙碌着策划,进行着一场精彩的博弈。

【计策与阴谋】

曹操派他的堂弟曹洪带着迎驾部队向洛阳进发,但想不到董承等人守住通往洛阳的各路关口,据险抗拒外来兵马。曹洪一时无法进入洛阳觐见皇帝,曹操的迎天子计划受阻了。

就在曹操很郁闷的时候,有一个人主动出来帮他解决了这个很头疼的难题。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董昭。

此时的董昭是汉献帝的随身顾问,他看出曹操雄才大略,当今天下只有曹操才能匡扶汉室,便有意让曹操顺利进入洛阳迎接皇帝。

于是董昭以曹操的名义写信给杨奉说:“我对杨将军早已闻名,倾慕您的大义,所以推心置腹,赤诚相见。现在将军您将天子从艰难中解救出来,归还旧都,辅佐天子的功劳,当代没有人能和您相比,是多么的美善啊!现今群凶扰乱中原,四海不得安宁,天子朝廷至尊至重,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维护和辅佐;必须依靠众位贤士来重建王朝秩序,这委实不是一个人能够独力建立的。心腹与四肢相互依赖,互为支持,缺一不可。将军您应当作为京城内的主要力量,我作外部的援军。现在我有军粮,您有军队,互通有无,足以互相接济,同生死,共患难。”信中大大的吹捧了杨奉一把,把他夸到天上去。

杨奉看完信后十分高兴,对部下众将说道:“兖州的军队驻扎许县,近在眼前,他们有兵有粮,国家应当依靠仰仗他们。”同意了曹操来洛阳觐见皇帝。

就这样,董昭忽悠了杨奉,为曹操迎奉天子铺平了道路。

而此时,韩暹矜功自伐,自以为自己的功劳最大,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

董承当然不爽了,暗骂道:你韩暹就是一个土匪头子,机缘巧合之下你才有机会护送皇帝回故都洛阳,你凭什么矜功专恣?渐渐的董承与韩暹不和了,相互间意见对立,又闹起了矛盾。董承觉得自己可能不是韩暹的对手,但有一个人可以修理韩暹这个土匪头子。这个人就是曹操。

于是董承决定放曹操进来洛阳,把韩暹赶走。

为了各自的利益,杨奉和董承这两尊大神一致同意放行曹洪入京都,就这样,曹操进洛阳的障碍一一扫除,得以顺利进洛阳觐见汉献帝。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hupengw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