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回到明朝斗朱棣 > 第149章 我成了多余的?(第1页)

第149章 我成了多余的?(第1页)

WWW。biquge775。com

百多万的银子都花了,君臣却要为了十来万打官司,听起来有些啼笑皆非,可如今大明的财政就是这样。

稍微大手大脚一点,就要出窟窿。

大殿中,朱允熥来回溜达踱步,脸上都是苦笑。

因为他想起了前世看的那些清宫戏,人家君臣议事一开口就是几百万的军费,几千万的修园子钱,可自己呢。

清朝的财政筹集能力,确实比大明好那么一些,而且现在还不是大航海时代,全世界的白银都疯狂涌入的时候。

况且,现在的大明不收税,尤其是商税。

老爷子的顽固,外人根本想不到,一方面鄙视商人,又一方面不收重税。

归根到底,商业有利于民,不收税也是为了藏富于民。

朱允熥走到屏风前,提起朱笔,写下两行字。

“倭寇,商税,海贸,殖民!”

“北元,吏治,织造,藩王!”

写完之后看了半晌,这些老爷子在一日,就要缓缓图之。

叹息一声,对肃立的王八耻说道,“擦了!”

“是!”王八耻拿着一块细布,用力的擦拭几下,屏风上的

字迹消除,恢复原样。

“老爷子呢?”朱允熥喝口茶问道。

“回主子,老皇爷在御花园呢!”王八耻说道,“一早,就带着朴公公过去了!”

“走,去看看!”朱允熥说道。

说出来没人信,紫禁城中的御花园中,藏着几亩庄稼地。

早在马皇后在时,那里就是菜园子。

后来老爷子亲自带人规整了,每年都在那里种上庄稼。

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老爷子虽然当了皇上,可谁也挡不了他下地干活。

用他的话说,当了皇帝更要知道春种多少,秋收几何。

根据产出,就能判断今年百姓的收成。

种地和打仗一个道理,当大帅的在中军指挥,吃和士卒一样的饭食。

若是大帅饿了,那前线的士卒们肯定早就饿了。

朱允熥带着宫人,徒步走进御花园,刚一进去,就看到在田里劳作的老爷子。

老爷子一身旧的粗布衣裳,裤管袖子高高挽起,就如同寻常人家的老农一般。

一道麻绳背在肩膀上,老爷子向前走着,拉着麻绳后面拴着的人!

麻绳的后面是一把耕犁,耕犁之后是用力推着的朴不成。

老爷子在前,他在后,二人所过之处,泥土翻起。

而田地的边上,无数宫人垂手低头,跟石像似的,默不作声。

“皇爷爷,您别累着了!”朱允熥赶紧扯开袍服,几步跑了过去,“您都这岁数了,这些事让别人干就行了,您看看您肩膀!哎哟,您还以为您是小伙子呢?”

种地是力气活,耕犁一人拉一人推,即便是成年男子,一天也干不了多少。

何况,老爷子都六十多了。

“谁让你进来的?”老爷子不但不领情,反而怒道,“刚弄出来的地垄,你看,你又踩下去了!”

朱允熥低头一看,人家一条线似的垄,让自己几脚就面目全非了。

赶紧让到一边,说道,“皇爷爷,您上来吧!”

“你这倒霉孩子!”老爷子摇头道,“这边又给踩塌了,那是咱留着嫁秧的地儿,特意比旁的高一些。

”说着,不耐烦的摆手,“一边去,别在这捣乱!”

“我”

“殿下在一旁稍等片刻!”朴不成也如同干瘦的老农一般,擦着汗水说道,“还有半垄,奴婢和皇爷耕完就上去!”

没办法,朱允熥只有小心的踩着地垄,原路退回,“皇爷爷,您今年不种水田了?”

田里的老爷子继续拉着耕犁喊道,“今年种些麦豆,咱宫里的地,平日伺候的太精细了,又是赶鸟,又是浇肥料的,比老百姓家产量高。

说着,老爷子忽然用力,那耕犁一下带出一块石头来,“咱这地里产量高,就看不出啥来!今年种些好打理的麦豆,不用那么多人伺候,看看到底能出多少!”

“要么说您能当皇帝呢?”朱允熥在田边的躺椅上坐下,“就您最关心老百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