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三国之最风流 > 19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第4页)

19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第4页)

“先我闻其事迹便已奇之,今下午在楼上见他,已知他非常人也,今暮於相君车上闻得了他平贼的方略,我只有六个字评他。”

“何六字也?”

“‘贞固足以干事’。”

此六字出自《易经》,本意是:“君子坚守正道,就能把事干好。”邯郸相用在此处,却是以“贞”指荀贞,说他足以成就大事。

邯郸荣没有听过他父亲对别人有过这么高的评价,心道:“前几天在乐伯节家的席上,我与中尉对面而坐。中尉以二十余之龄,从军征战,以军功位致比二千石,固一时之杰也,然我视之,中尉之能似也不出常人范畴。父亲为何对他如此高的评价?”因说道,“荣从未闻翁对人有此等美评,此评却是因何而得?他的平贼方略有何出奇之处?”

“平常人说平贼,只讲贼事而已,中尉却先言防疫、备粮,眼光长远,防患於未然。”

“此我亦能为之。”

“中尉到任才半个月,对郡西的贼寇就了如指掌,比我等本地人了解的还多、还深。”

邯郸荣默然片刻,试想了一下若是自己在赵国的中尉上能不能在半个月内就了然贼情,说道:“此我亦能为之。”

“中尉平贼之方略共有三条,先防疫、备粮,次及早进击,次徐徐图之。”邯郸相把荀贞的方略转述给邯郸荣,说道,“你可看出中尉的深意了么?”

“深意?中尉此方略由远及近,从先解决以后之大患到如何解决眼前之小患,层次分明,条理整齐,甚是精当。阿翁说的‘深意’是这个么?”

“此非中尉之深意也。”

“那什么是中尉之深意?”

“郡兵、城防方是中尉之深意!”

邯郸荣霍然醒悟,回思荀贞此三条方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而最终落脚到郡兵、城防上,因其前边的铺垫使人自然地接受,不觉拍案叫绝,说道:“真妙策也!”随即又说道,“不过,虽是妙策,却也瞒不住人。……,阿翁不就看出来了么?”

“我看出来是因我旁观者清,身处局中者却不一定能看得出来。再则说了,中尉又何需瞒人!有他前边防疫、备粮、及早击之的铺垫,便算被人看出又如何?”

邯郸荣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就算被人看出荀贞的最终目的是郡兵和城防,可有他前边数条的铺垫,却谁也不能说出他的错处,谁也不能反对他去整治郡兵和控制城防,以及插手县中治安。这却是因为他占着道理。“先入为主”,既然荀贞占着道理,而听者又接受了他的道理,那么自就无法反对他的最终目的。这乃是光明正大之阳谋。

邯郸相问邯郸荣:“中尉此策你亦可为之么?”

邯郸荣佩服地说道:“中尉心思精密,深谋远虑,临阵破敌用以堂堂之阵,使人就算看出其目的亦无能为也。我不及之。”

“中尉才二十余岁就这样的才干,以后肯定能立下更大的功勋,难怪州伯器重他。振兴我邯郸家的机会就在眼前了。你要尽心尽力地辅佐他。”

“是!”

邯郸相问道:“你准备怎么辅佐他?”

邯郸荣想了想,说道:“中尉外州人也,初来我郡,地方不熟,要想控制郡兵、掌控城防、管控县中治安必阻力重重,我当竭力助之。”

“还有呢?”

“中尉名族子弟,年二十余,为比二千石,早贵,必存大志,他来赵国是不可能尸位素餐的,必是想要再建立功业,我熟知地形,当助他击贼。”

“还有呢?”

“举荐贤士,助他收拢人望。”

“还有呢?”

“还有?”

“还有!”

邯郸荣屈指心算,想道:“先诸中尉掌控住军事,再助中尉击贼立功,再助中尉得人望,获郡县美誉。此三者足矣,还能有什么?”问道,“请父亲教之。”

“粮食。”

“粮食?”

“中尉所部虽然精锐,多为豫州兵,不熟地理山形,欲要及早击贼就非得以本郡壮勇为主不可。郡兵不堪战,这连我都能看得出来,何况中尉?中尉肯定是要重新招募本郡义勇的。

“招募义勇就得要有粮食。国中的情况我等都清楚,今年秋收没收上来多少,缺粮。缺粮,就需要从地方大姓、豪强那里借贷,你可以在这方面助他。”

“是了,我家可捐粮给他。”

“错。”

“错?”

“我一家之存谷,岂够养一郡之兵?”

“阿翁的意思是?”

“助他从国中借粮。”

“这,……,这恐怕要得罪人。”

“天下多事,中尉英才,曰后当致位公卿,我家重振家声、取功名富贵在此一举,何惜得罪人!”

邯郸荣以为然。

父子深谈至此时,堂外夜已渐深。

……

次曰,荀贞传檄,由荀攸亲送至,辟邯郸荣为中尉主簿。

邯郸荣当天就任,献计荀贞,言愿为荀贞借粮。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hupengw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