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宋青山张无极 > 第235章 我非要考(第1页)

第235章 我非要考(第1页)

酒桌之上的气氛,也随之僵了起来。

唐寅没想到宋公子突然之间跟徐经吵了起来,正要从中调解,却是被宋青山打断了。

宋青山微微皱眉,沉声道:“徐经,你理应知道,此番那程敏政乃是考官,而具本公子所知,你与那程敏成走的极近!”

徐经却是横着脸,满不在意:“那又如何,我与程大人先前确实走的近,可自消息出来,他当了考官,我便没有拜会过。”

宋青山有些惊疑不定,平静的看着徐经。

过了许久,他,终究是忍了下去。

这事,倒是不好戳穿。

总不能说我知道你徐经马上要完蛋了,提前告知你吧?

还有便是,既然徐经都这般言之凿凿的说了,回头看来,无论此番春闱如何,与唐寅的关系也就不大了。

除非届时当真出事,徐经口说再度泄露给唐寅,若不然朝廷也不好找唐寅麻烦。至于徐经自己,他是本着好心,一番警示,听从与否,那便是徐经自己的事了。唐寅见状,悄然松了口气,笑道:“公子,寒窗苦读二十载,只为今番中状元啊。”

“知道。”

宋青山平静的喝酒。

科举对读书人的重要性,他当然清楚。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喜之最,关乎着一个人一辈子的命运走向。

与后世考公务一员有些类似,却难了成百上千倍。

因为大明所有的莘莘学子,都在考朝廷这一所学校。

而录取人数,三年一次考试之中,也才取三百人左右而已。

这录取率,已然低到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

故而,能参加此番的会试,与诸多学子而言,简直就是干载难逢的大事,确实不能轻易错过。

可话说回来,放弃一次科考,相比于后世辈子的浑浑噩噩,再也不得科举,哪个,更重要?

对于徐经的遭遇,宋青山一清二楚。

不过此一刻,他却没有再多言的意思。

过了一会,徐经冲着唐寅见礼:“唐兄,话不多说,祝愿唐兄此番高中吧,我去也!”

唐寅起身相送。

再回来之时,身边,多了一人。

王守仁。

“学生见过恩师。“王守仁缓缓见礼。

原本有些不爽的宋青山,当即笑了出来:“呀,伯安来了,来来来,快坐!”对于王守仁,宋青山是十分满意的。

尤其是二人的感情,有些类似于亦师亦友。

而稀里糊涂的多了这么一位牛叉哄哄的弟子,他宋青山,骄傲啊。

若未来这弟子再封侯拜相,成了圣人,他这个当师傅的,岂不也跟着牛上天了?哪里还需要现在谨小慎微啊!

待得王守仁落座,宋青山尽力摆起几分架子,笑道:“伯安于此番春闱,准备的如何了?”

王守仁想了想,道:“前番科举,子弟名落孙山。”

“那时弟子曾与家父言过,诸多学子以不登第懊恼,弟子,以不登第懊恼为耻!”

嘶!

宋青山深深点头。

看看,这境界,这胸怀,何其的宽广?

别人考不中懊恼不已,到了大圣人这里,却以懊恼为耻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