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宋胆 > 第159章 土豆酿酒,犯王法吗(第2页)

第159章 土豆酿酒,犯王法吗(第2页)

原因很简单,这个年代的酒是不醉人的。度数很低,一般的宋酒的酒精含量只有几度,最高也就十来度。

和茶一样,平常都当饮料来喝。

只有像李太白那种一斗一斗的灌,或者如水浒传中武二爷那般连干十八大碗,才有可能酩酊大醉。

即使号称好烈酒的蒙古人喝的酒,也就只有20来度,比后世日本的清酒烈一点有限。

现在赵维在这摆了一坛子酒,还问多久没喝酒了,这明显就是馋人嘛?

王老爷子有些不高兴了,想喝但不能说,脸色一板,“哪来的?城中明令禁酒,殿下当为表率,怎可破例?”

“鱼儿?”呼唤王瑜的小名儿,“替殿下收了,暂放老夫屋中。”

王老爷子心说,你小子是飘了啊!年节之时,还赶上大胜仗,所有巴蜀文武汇聚一堂,那也没沾一滴酒水。你这是干啥?还馋老夫?治不了你了!

“别别别别!!”赵维立时服软,“我就是和小乙、孟禧闹惯了,厚斋先生怎么还当真呢?”

给正要上前的王瑜递了个谄媚神情,“妹子别拿,去取酒盏来。”

王瑜果然听话,哦了一声,去取来一摞酒盏。

赵维亲自给几位老爷子满上,“几位先尝尝,看这酒如何?”

王应麟则是看着殿下亲自斟酒,目光就没离开过那澄清透亮的酒液。

心说,我这是尝呢?尝呢?还是尝呢?

尝吧违背禁酒令。不尝吧不给宁王面子啊!

算了,尝不算喝!况且,宁王的面子事大啊!

嗯,与王老爷子相同想法的不在少数。

谢叠山,给徒弟个面子。

赵与芮,给大侄子个面子。

文天祥,若是不喝,宁王多没面子。

几个老人家一脸凝重,苦大仇深,缓缓端起酒盏,“请!!”

一饮而尽,爽快。

只不过,几位老爷子喝完,依旧眉头不展。

“差了些!”文相公摇着头,扁着嘴,“酒味由存,酒香不足啊!”

谢叠山附和,“少了些风味,亦无意境,不算上品啊!”

王应麟,“老夫没品出酒中三味啊!来,再来一盏,细品之后再做点评。”

说着话,已经把酒盏递到王瑜的面前,意思,还不给你爹倒酒?

赵维看得直翻白眼,几个虚伪的老头儿!

“先等等。”

阻止王瑜给王老爷子倒酒,自己则钻进屋里,拿出两个柑橘、两个东红柿来。

柑橘是青居特产,也是钓鱼城这个季节唯一的鲜果。至于东红柿自不用说,从王祯地里偷来的。

又跑到厨房,拿了黄糖和捣蒜用的石臼。

黄糖就是后世的白糖。只不过,在宋朝还没出现把糖漂白的技术,所以称黄糖。

几位老相公不知道赵维要干什么,只能是怔怔地看着。

只见赵维把柑橘递给王瑜也不说话,王瑜自然知道是让她剥皮。

赵维自己则是把东红柿放在臼里捣碎,虑出汁水,分别在每个人的盏中倒了一点,又放了些黄糖粉进去。

这才倒是酒水,“再尝尝!”

几个老头儿不明就理,端起盏来先凑到嘴边闻了闻。感觉没什么变化,还是只有酒味,而无米麦之香啊!

皱眉饮之,登时眼前一亮。

只觉酒味依旧甘烈醇厚,可是黄糖的甜味,还有东红柿的酸美,居然没被酒味掩盖,层次分明,回味无穷。

“不错!”王老爷子端着酒盏盏不离嘴,还不忘赞美,“真是不错!”

赵维那边微微一笑,等几个老头儿喝完一盏,又从王瑜手里接过剥好的柑橘,捣碎取汁,如法加入空盏,让众人再尝。

浓郁的柑橘味道,又替代了东红柿,满口橘香与酒气混合,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确实是比宋人所产的橘酒还要美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